更新时间:2025-05-30
2025年4月28日,由宁波三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泰高思凯汀联合主办的“三文鱼养殖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宁波·东钱湖圆满举办。这场高度聚焦全球鲑鳟鱼养殖现状、鲑鳟鱼养殖技术、健康管理和疫病防控方向的研讨会,邀请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以及法国维克(Virbac)、英国澳科莱(Aqualife)、湖南圣湘、山东万泽丰、湖北十堰格瑞、青岛国泓荣禾、辽宁本溪京海渔业、北川羌疆、深圳精渔、新疆火洲坎儿井、增益供应链(联想控股)、江苏众利海洋科技等产学研多家单位/嘉宾到场参会。
在会议上,宁波三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湖南圣维动牧生物科技(Sansure)三方携手,计划是以IHNV+IPNV二联灭活疫苗和养殖场快速检测技术为突破点(POCT),为行业递上诊防结合的破解养殖和疫病困局的综合方案。
水产前沿现场了解到,IHNV(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和IPNV(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是中国鲑鳟鱼养殖产业中的两大主要病害,不仅对我国冷水渔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还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和生态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发展。IHNV+IPNV二联灭活疫苗,主要针对我国鲑鳟鱼养殖病毒流行毒株开展防控研究,可实现一针双防,显著提高养殖成活率。搭配POCT技术,养殖场可在水边随采随检,仅需1小时便可获得精准检测结果,高效快捷,操作简单,可助养殖场快速准确检测病因,抢占疫病防控的黄金时间。
据悉,当前,IHNV+IPNV二联灭活疫苗,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后续一旦成功注册,将是全球首款针对中国国内流行株的IHNV+IPNV二联灭活疫苗);POCT(IHNV+IPNV和杀鲑气单胞菌+嗜冷黄杆菌)多联检测试剂盒则已正式发布并上市。
论坛伊始,宁波三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立明、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陆勇军及泰高中国总经理杨剑青分别致开幕辞。
宁波三生生物董事长 周立明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陆勇军
泰高中国总经理 杨剑青
本次论坛主要聚焦三文鱼养殖产业的三大板块: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疾病挑战与防控策略、养殖管理与营养需求,深入剖析行业痛点并分享前沿解决方案。以下是本次论坛现场报告内容整理,以供各业者参考:
1
他介绍道:当前,中国鲑鳟鱼消费量约为14万吨(70%进口),生食消费量超12万吨,消费市场增长迅猛。但人均消费量仅为0.06KG/年,市场潜力巨大,为养殖产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从养殖端看,中国养殖虹鳟产量为4.1万吨;养殖模式丰富多样,西南高原地区流水池塘养殖模式(预计年产量达到7000吨)西北高原地区库湾智能化生态型养殖模式(预计年产量超过20000吨)、“陆海接力”养殖虹鳟新模式等也已初步探索;主导养殖品种为三倍体虹鳟和虹鳟“全雌1号”。
当前,虹鳟养殖产业存在着国产商品鱼规格小、苗种依赖进口、病害频发、国外饲料品牌主导地位等诸多发展挑战。徐革锋研究员重点提到了以下诸多痛点:尽管国内已具备三倍体制种技术,但产能供应不足,虹鳟商业化育种体系构建亟待完善;深远海养殖处于边行边试阶段,产能提升空间大,但耐高温高盐品种的研究仍然是一大难题;行业还面临着重大疫病——IHNV与IPNV疫苗尚未实现产业化应用;降海驯化、耐高温、抗应激特种饲料缺乏;深远海养殖装备的关键配套有待开发;加工形式单一、综合利用率低等产业链综合问题。
未来,随着虹鳟商业化育种攻关计划的推进,中国虹鳟产业不断向深远海养殖拓展,以及中国先进的海洋渔业养殖技术、管理理念和海洋工程技术的发展,中国虹鳟产量有望迅速增长。到2030年,中国虹鳟产能或将实现翻倍增长,跻身世界前列。
2
报告(线上)嘉宾:Bernd Wrege;现场翻译:宁波三生生物运营总裁兼水产业务总监姚建聪
Bernd解释道,陆基养殖规模体系的大小主要依据每公斤饵料需要的新鲜水量来决定,RAS系统基本可实现高达98%的水循环利用率,在生产中95%的固相物都可以被过滤掉,与开放式的养殖模式相比,RAS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可以防止鱼类逃逸,而减少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而后,Bernd以智利、挪威等产区成功项目为例,介绍了循环水三文鱼养殖系统的设计要点及各项环节设备的选择、应用维护与注意事项。他总结,RAS在越来越多鱼种上应用,包括三文鱼、大菱鲆等鱼种。使用RAS的国家包括智利、冰岛、挪威、加拿大和美国等,通过该模式可以降低生产风险,并让养殖地点更靠近消费者和消费市场,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市场供应和更可持续的产业发展。
3
深远海养殖鲑鳟鱼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环是通过陆基工厂化养殖完成鲑鳟鱼苗种孵化、苗种培育过程,第二环是在近海培育大规格苗种,完成入海驯化;第三环则是在深远海养成大规格商品鱼。“深远海养殖往往需要批量投入标准化种苗,对种苗质量要求更高。在选择品种时,应确保有稳定且充足的优质种苗来源,为大规格苗种培育提供基础。”
卢岩彤研究员还提到,深远海养殖鲑鳟鱼除了对种苗、养殖设施装备、功能饲料、投喂策略等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外,还需要提前做好深远海养殖鲑鳟鱼的病害防控技术储备。“我国海区内养殖三文鱼的时间较短,各种病害本底尚不清晰。总的来说,我们要加强致病机理研究,提升免疫水平,加强疫苗技术和装备研发,以实施精准化病害防控。”
4
徐博士重点汇报宁波三生生物与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联合开发的IHNV与IPNV二联灭活疫苗(一类新兽药)的研究进展。徐博士从生产用细胞研究、生产与检验用毒种研究、生产工艺研究、抗原制备工艺研究、灭活工艺研究、配苗工艺研究等多个维度详细介绍了疫苗的研发过程,并表达了希望通过多方合作推动产品落地,尽快实现商品化的愿景。
5
随着渔业机械化、智能化的提高,接种疫苗已经成为了防控三文鱼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主产区如挪威也已有多项应用。最后,顾泽茂教授总结到虽然多种寄生虫病还未有高效、安全的防控方法,但是研究表明,多数三文鱼寄生虫病并不会感染人类,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所以检验合格的三文鱼均可放心食用。
6
但在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是三文鱼养殖中,水产疾病检测在业内并没有得到普遍推广,以三文鱼为例,在疾病检测上存在多个痛点:早期诊断困难、疾病传播速度快、检测技术有限、经济和资源约束等。圣维动牧与宁波三生生物双方结合产业现状,联合推出的“三文鱼养殖多病原现场快速检测方案”(以IHNV与IPN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为例),该方案可以做到IHNV+IPNV二联检、一次可测16个样、1小时内出结果、灵敏度高等优势,且该试剂盒对操作人员的专业度要求低,简单培训即可上岗操作。最后何翔博士对多病原现场快速检测方案做了详细讲解,包括灵敏度、特异性、精密度、准确度以及操作流程等。
7
在整体上,智利鲑鳟鱼养殖的死亡率较低,得益于完善的健康管理SOP及疫病管理措施。在智利不同养殖区域的免疫SOP方案也不同:银鲑/虹鳟通常接种二价疫苗(SRS-IPNV);第10、11区的大西洋鲑8-10月龄时接种五价疫苗(SRS-IPNV-Aeromonas-ISAV-Vibrio)和SRS活疫苗;第12区的大西洋鲑在10-16月,接种五价疫苗(SRS-IPNv-Aeromonas-ISAV-Vibrio)和BKD疫苗。
此外,Roberto Cascione还分别介绍了智利鲑鱼立克次体败血症(SRS)、黏杆菌病、黄杆菌病、细菌性肾病(BKD)、传染性鲑鱼贫血(ISA)、水疮病及海虱感染等的临床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案。
8
陈小星对三文鱼核心营养要素如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进行解读,三文鱼饲料理想蛋白模型为42-45%粗蛋白,比粗蛋白含量更重要的是氨基酸平衡,未来的趋势一定是通过氨基酸含量来进行配方设计。目前思凯汀拥有从亲鱼料到鱼苗开口料等三文鱼各养殖阶段饲料,并可以通过跟踪合作伙伴所养殖鱼的各类型数据来进行产品的定制和改良。
思凯汀也随三文鱼产业发展而推出养殖服务组合,包含了循环水专用饲料、数字化智慧养殖平台、自动投喂系统评估服务等多项内容,全方位助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陈小星认为国内三文鱼饲料未来在本土蛋白源开发、饲料工艺强化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9
疫苗方面,宁波三生生物开发的IHNV+IPNV二联灭活疫苗,对IHNV和IPNV两种疾病保护率达到80%以上;针对疾病诊断,推出POCT+疾病检测试剂盒,实现IHNV+IPNV二联检,1小时内即可获得检测结果;在保健方案上,宁波三生生物提供了一系列经市场验证的产品,包括刮瓜泰™MX(针对小瓜虫)、涌美清(针对孵化室霉菌)、涌丁欣(护肠益生菌)、涌立健(改善肠道健康)、涌舒泰等多款在抗应激和免疫增强方面表现出色的产品,尤其在疾病高发期前后使用,可显著提高三文鱼活力与免疫力。
座谈主题:
技术创新驱动中国三文鱼养殖行业发展
主持人:宁波三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裁兼水产业务总监 姚建聪
嘉宾(按图中顺序依次从左到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徐革锋、山东万泽丰海洋开发集团生产和技术负责人 顾淇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卢彤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徐黎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 顾泽茂、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深圳精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秦骥、Virbac亚洲水产业务经理 Roberto Cascione、泰高思凯汀(中国)水产业务商务总监 陈小星
与会嘉宾围绕三文鱼种质资源、深远海养殖、疾病防控、营养饲料等技术方向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
论坛结束后,水产前沿记者随同参会嘉宾共同参观了宁波三生生物水产动物实验房及其灭活疫苗车间。据了解,为推动水产动保事业的发展,宁波三生生物在软硬件配套设施方面已投入大量资源,且已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及其院所达成项目合作,并持续推进中。
目前,公司重点推进的项目包括鲑鳟鱼IHNV与IPNV二联灭活疫苗的研发,以及面向三文鱼养殖的快速现场诊断技术(POCT)。此外,与比利时列日大学联合开发的锦鲤疱疹病毒病(属国家二类疫病)活疫苗,以及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合作开展的鳜鱼/鲈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ISKNV)疫苗研发也在有序进行中。同时,宁波三生生物公司跟法国维克动保,西班牙珍朵(ZENDAL),澳科莱(Aqualife)等公司已建立了疫苗和相关产品开发的合作,未来将更好地服务于三文鱼养殖产业。
宁波三生水产介绍
宁波三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型生产企业,持续开发创新药物、疫苗、宠物健康食品和水产功能性保健产品等,服务经济动物、水产动物、伴侣动物等领域。
公司在水产激素领域为国内绝大多数种鱼繁育场提供繁殖激素,致力于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服务。公司与多家国内外著名水生动物疾病研究机构合作,开发解决关键性疾病的疫苗如锦鲤疱疹病毒(KHV)病活疫苗,大西洋鲑和虹鳟IPNV+IHNV二联灭活疫苗、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灭活疫苗及鲈鱼蛙虹彩病毒(LMBV)活疫苗等,此外还开发水产内服保健产品,环境和水质调节产品等。用以解决困扰水产养殖的关键性疾病。
选择宁波三生生物,共创健康高效水产养殖生命周期管理,共创水产美好未来。